這是一本處在新聞風暴中心的小說,有別於媒體上腥羶煽動的標題,這本書的修辭是很有教養的,就像書中怡婷離開警局時,仍不忘向警察先生鞠躬道歉那般如寫入基因裡的詩書禮教。翻開這本書,房思琪可怖的經歷被攤開在眾人的目光下,但作者的目的並非引爆恐怖、憎恨的情緒,而是希望引發社會同理的思考。

雖然整個新聞議題的風向,都導向「誘姦」,但真正吸引我去閱讀這本書的其實是作者的這段訪談,做為一個小時候很信仰文字的人,我覺得我好像可以想像她的痛苦。當你把自己建築在一個深信不疑的信仰上,而有天卻發現那個信仰並非你以為的那樣,它撼動的不是你的世界,而是你本身。世界是現實,現實是可以逃避的,但人若想逃離自己,就只能瘋掉。

本書從大樓的一場聚餐開始,而結束於另一場聚餐,剛好各自揭示了本書密不可分的兩大主題。小說開頭的那場聚餐,怡婷那句不符合餐桌禮儀的玩笑話「這好像口交。」,預告了上不了臺面的「性」,就在檯面下、在這些精緻的好女孩身上,充滿暴力地上演。小說結尾的那場聚餐,張太太在李老師耳邊悄聲說,「我就說不要給小孩子讀文學嘛,你看讀到發瘋了這真是」,則是作者的文學創作甚至是生命中更大的命題。

“我常常在想,我是不是無意中傷害了妳們,尤其是妳,琪琪。寫實主義裡,愛上一個人,因為他可愛,一個人死了,因為他該死,討厭的角色作者就在閣樓放一把火讓她摔死——但現實不是這樣的,人生不是這樣的。我從來都是從書上得知世界的慘痛,懺傷,而二手的壞情緒在現實生活中襲擊我的時候,我來不及翻書寫一篇論文回擊它,我總是半個身體卡在書中間,不確定是要縮回裡面,還是乾脆掙脫出來。” -P164

"為什麼這個世界是這個樣子?為什麼所謂教養就是受苦的人該閉嘴?為什麼打人的人上電視上廣告看板?姊姊,我好失望,但我不是對妳失望,這個世界,或是生活,命運,或叫它神,或無論叫它什麼,它好差勁,我現在讀小說,如果讀到賞善罰惡的好結局,我就會哭,我寧願大家承認人間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,我最討厭人說經過痛苦才成為更好的人,我好希望大家承認有些痛苦是毀滅的,我討厭大團圓的抒情傳統,討厭王子跟公主在一起,正面思考是多麼媚俗!可是姊姊,妳知道我更恨什麼嗎?我寧願我是一個媚俗的人,我寧願無知,也不想要看過世界的背面。" -P183

“她恍然覺得不是學文學的人,而是文學辜負了她們。” -P222

arrow
arrow

    艾瑞鵝Ar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